产品[
Koyo编码器TRD-N1000-RZ
]资料
如果您对该产品感兴趣的话,可以
产品名称:
Koyo编码器TRD-N1000-RZ
产品型号:
产品展商:
其它品牌
关注指数:327
产品文档:
无相关文档
Koyo编码器TRD-N1000-RZ控制输出(输出格式) NPN集电极开路
控制输出(输出电流) 35mA以下(吸收电流)
Koyo编码器TRD-N1000-RZ控制输出(残留电压) DC0.4V以下(输出电流35mA时)
Koyo编码器TRD-N1000-RZ
的详细介绍
Koyo编码器TRD-N1000-RZ
分类
|
增量型
|
电源电压
|
DC5~24V(波纹(p-p)5%以下)
|
消耗电流
|
DC80mA以下
|
浪涌电流
|
约9A(时间: 0.3ms)
|
分辨率(一圈)
|
1000P/R
|
输出相
|
A、B、Z相
|
控制输出(输出格式)
|
NPN集电极开路
|
控制输出(输出电流)
|
35mA以下(吸收电流)
|
控制输出(残留电压)
|
DC0.4V以下(输出电流35mA时)
|
原点位置点
|
有
|
负载施加电压
|
DC30V以下
|
*高响应频率
|
100kHz
|
输出相位差
|
90°±45°
|
输出上升、下降时间
|
上升时间: 1μs以下
下降时间: 1μs以下
|
起动转矩
|
常温时: 0.98mN.m以下
|
惯性力矩
|
1×10**-6 kg.m**2 以下
|
*大轴负载
|
径向: 30N
轴向: 20N
|
允许*高转速
|
6000r/min
|
机械寿命
|
1亿圈以上
|
保护回路
|
负载短路保护
电源反接保护
|
环境温度范围
|
使用时: -10~70℃
保存时: -25~85℃
|
环境湿度范围
|
使用时: 35~85%RH
保存时: 35~85%RH
|
绝缘电阻
|
20MΩ以上(DC500V兆欧表)充电部整体与外壳之间
|
耐电压
|
AC500V 50/60Hz 1min 充电部整体与外壳间
|
振动(耐久)
|
10~500Hz 双振幅2mm或150m/s**2 X、Y、Z各方向 3次 扫描时间 11min
|
冲击(耐久)
|
1000m/s**2 X、Y、Z 各方向 3次
|
IP等级
|
IEC60529标准: IP50
|
连接方式
|
导线引出型(导线长: 0.5m)
|
材质(外壳)
|
ABS
|
材质(本体)
|
铝
|
材质(轴)
|
SUS420J2
|
材质(板弹簧)
|
-
|
材质(安装支架)
|
-
|
质量(包装后)
|
约100g
|
分类
|
绝 对型
|
电源电压
|
DC12~24V(波纹(p-p)5%以下)
|
浪涌电流
|
约6A(时间: 0.8ms)
|
分辨率(一圈)
|
1024P/R 10位(240.360等)
|
输出代码
|
格雷二进制
|
控制输出(输出格式)
|
NPN集电极开路
|
控制输出(输出电流)
|
35mA以下(吸收电流)
|
控制输出(残留电压)
|
DC0.4V以下(输出电流35mA时)
|
逻辑
|
负逻辑
|
旋转方向
|
CW时输出代码增加
|
选通信号
|
无
|
定位信号
|
无
|
奇偶信号
|
无
|
原点位置点
|
有
|
负载施加电压
|
DC30V以下
|
*高响应频率
|
20kHz
|
输出上升、下降时间
|
上升时间: 1μs以下
下降时间: 1μs以下
|
起动转矩
|
常温时: 10mN.m以下
低温时: 30mN.m以下
|
*大轴负载
|
径向: 80N
轴向: 50N
|
允许*高转速
|
5000r/min
|
机械寿命
|
1亿圈以上
|
环境温度范围
|
使用时: -10~70℃
保存时: -25~85℃
|
环境湿度范围
|
使用时: 35~85%RH
保存时: 35~85%RH
|
绝缘电阻
|
20MΩ以上(DC500V兆欧表)充电部整体与外壳之间
|
耐电压
|
AC500V 50/60Hz 1min 充电部整体与外壳间
|
振动(耐久)
|
10~500Hz 双振幅2mm或150m/s**2 X、Y、Z各方向 3次 扫描时间 11min
|
冲击(耐久)
|
1000m/s**2 X、Y、Z 各方向 3次
|
IP等级
|
IEC60529标准: IP65
|
连接方式
|
导线引出型(导线长: 1m)
|
材质(外壳)
|
铝
|
材质(本体)
|
铝
|
材质(轴)
|
SUS303
|
材质(板弹簧)
|
-
|
材质(安装支架)
|
-
|
质量(包装后)
|
约300g
|
附件
|
使用说明书
|
常见问题
旋转编码器丢失脉冲会由什么原因造成的?
1.超过了编码器或者后续设备的响应频率
2.导线延长过长
3.编码器硬件问题
4.现场环境有抖动或干扰
5.编码器和电机轴之间有松动,没有固定紧,有偏心偏角
E6系列旋转编码器型号命名规则?
E6①②-③④⑤⑥⑦⑧-⑨ ⑩
①外形大小:A2:Φ25mm;B/B2/B3:Φ40mm;C/C2/C3/C4:φ50mm;D:φ55mm;F:φ60mm;H:φ40mm;HZ:φ38mm;J:φ20mm;
②材质:空白:铝/铝合金外壳;P:塑料外壳;
③类型:A:绝 对型;C:增量型;N:多圈绝 对型;H:线性编码器
④输出状态:S:单相;W:AB相;N:2进制;B:BCD码;G:格雷码;
⑤基准点:空白:无Z相信号;Z:有Z相信号;
⑥电源电压:1:DC5V;2:DC12V;3:表示DC5~12V;4:DC24V;5:DC12~24V;6:DC5~24V
⑦输出方式:B:PNP输出的;C:PNP输出的;E:电压输出的;G:互补输出的,X:线性驱动输出的
⑧轴的类型:空白:突出型;A/A2:同系列中空轴
⑨接口类型:空白:导线引出;C:接插件型
⑩分辨率:6~6000P/R:分辨率6~6000P/R不等,必须注明
E6系列增量型编码器如何连接CP1H PLC输入端?
编码器褐色接电源+,蓝色接电源-,黑色(A相)白色(B相)橙色(Z相)线接法如下:
①NPN集电极开路输出:黑色、白色、橙色分别接PLC的A相、B相、Z相;PLC的COM端接电源+
②PNP集电极开路输出:黑色、白色、橙色分别接PLC的A相、B相、Z相;PLC的COM端接电源-
③线性驱动输出:黑色、白色、橙色分别接PLC的A相+、B相+、Z相+;黑/红、白/红、橙/红分别接PLC的A相-、B相-、Z相-
④电压输出:黑色、白色、橙色分别接PLC的A相、B相、Z相;PLC的COM端接电源+
⑤互补输出:黑色、白色、橙色分别接PLC的A相、B相、Z相;PLC的COM端接电源+(或者电源-)。